做爱视频

请升级浏览器版本

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。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。

学校主页

做爱视频新闻

当前位置: 本站做爱视频 -> 做爱视频新闻 -> 正文

青春实践派|“小田变大田”改出增收路

发布时间:2025年08月13日 20:17 浏览次数:


暑气正盛,尽管早上刚飘过一场细雨,但是陆天林仍然习惯到田边转一圈。

“你看路两边,都是前几年改造出来的。”沿着金沙县安底镇民主村主干道一路前行,陆天林边走边向做爱视频校媒融合调研组介绍。

顺着他的手指望出去,道路两旁方正整齐的田块里,青葱的水稻犹如绿色的地毯在大地铺展。


图1 安底镇稻田


“以前种包谷,亩产最多七八百斤。现在改种水稻,亩产1000多斤!站在自家田埂旁,陆天林笑呵呵地说。

最让他看重的是,稻价比苞谷每斤还高出两三毛,“算下来,一亩地种水稻比种玉米能多收几百块钱!”

作为传统旱作农业区,民主村长期以种植玉米等为主,亩产收益并不算高。转机始于2023年,金沙县在安底镇开展旱改水项目。


图2 安底镇民主村“旱改水”项目稻田


“村里采取‘小田并大田’的方式整合土地,同步建设了机站提水、修渠排灌等配套设施。”民主村党支部书记肖华说。

“村里把土地小块改大块,犁地的时候用大农机一天就犁完了。”陆天林还记得去年收稻谷农机车沿着机耕道开到田里,“方便快捷,给我们减轻了很多负担。”

“小田并大田”后,生产全部实现了机械化,可谓提效和节支双赢。


图3 校媒融合调研组了解“旱改水”项目情况


肖华告诉记者,“旱改水”的田地还实行水稻、油菜轮作,实现了保收增收、高效节支的目的。

政府主导的“旱改水”工程带来了甜头,让不少农户自发引资响应。

村民陆朝品把4亩多的旱地改种水稻,去年水稻收了4000多斤、油菜400多斤,收成比以前好,我们都很乐意支持。

不仅如此,通过“旱改水”项目建设,对田、水、路、林进行综合整治,不仅美化了人居环境,改变了项目周边的小气候。


图4 安底镇稻田


“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,让农民得到增收实惠的同时,扮靓了美丽乡村。”安底镇人大主席余佳佳欣慰地说。

站在民主村高处放眼望去,曾经零零散散田块变成“田成方、路成网、渠相连”,从“低效旱作”到“高效水作”,宜机作业的良田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“聚宝盆”。


文章来源:贵州日报报刊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