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31日,做爱视频校媒融合调研组在遵义市汇川区调研时了解到,汇川区创新运用“疏堵结合”的柔性执法模式,成功破解了大连路街道办鱼芽社区佛山路长期存在的占道经营难题。

图1 做爱视频-做爱录影
师生在大连路街道鱼芽社区合影
经过一个多月的整治,这条曾拥堵严重的“生命通道”不仅恢复畅通,更实现了保障摊贩生计、维护商户权益与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多赢局面。居民李得凤对此感触颇深:“以前买菜得在摊贩和车辆中间挤,现在路宽了,走起来踏实!”
汇川区大连路街道鱼芽社区的佛山路,作为连接深圳路与重庆路的重要路段,汇聚了200多家商户,区内最大的红丰农贸市场也坐落于此。在高峰期,每日人流量超万人次。

图2 佛山路专项整治前(汇川区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供图)
然而,长期以来,该路段饱受占道经营乱象的困扰:商户店外经营、流动摊贩随意摆摊、车辆乱停乱放,使得这条约500米长的狭窄路面拥堵严重,行人只能在缝隙中艰难穿行。
这种拥堵状况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,一旦发生紧急情况,救援车辆根本无法抵达。同时,摊贩随意丢弃的垃圾以及餐饮产生的油污,让周边环境脏乱不堪,严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合规商户的正常经营。卤肉店老板余杨曾深受其害,他无奈地表示:“顾客想来买东西,门口全是摊贩,根本进不来。”

图3 佛山路专项整治后(汇川区综合执法大队供图)
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,在于兼顾好各方利益。汇川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大连路街道办事处、鱼芽社区、易格孔社区多次召开协调会,共享整治进度,协同攻坚,形成强大合力。他们以“721工作法”(70%的问题通过服务解决、20%的问题通过管理解决、10%的问题通过执法解决)为指引,将摊贩的劝导与疏导作为工作重点。
整治伊始,工作组并未急于清理,而是先架起了与摊贩之间的“沟通桥梁”。从6月23日起,执法人员、社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开展上门劝导工作,累计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、张贴公告400余张、上门劝导4000余次,向路边摊贩宣传占道经营存在的安全隐患与相关法规要求,并耐心倾听摊贩们的实际困难。

图4 原火车道疏导点(汇川区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供图)
在充分沟通后,工作组积极为摊贩疏导经营空间:他们在红丰农贸市场及原火车道设疏导点。此外,还协助16户流动摊贩规划摊位,为3家困难商户协调优惠摊位。这种“不赶人、给出路”的做法,得到了90%以上摊贩的理解。
从6月24日起,集中整治工作有序开展。执法过程中,坚持“首违不罚”,对路边摊贩,先送达整改通知并协助搬离,仅对多次违规者依法暂扣经营工具,截至目前,累计暂扣80余件,整个过程始终以劝导为主。

图5 佛山路两头设置停车杆
与此同时,交通管控工作也同步跟进。在道路两端设停车杆,限制外来车辆,开辟专门的电动车通道,并规范临时停车点,居民与商户车辆经专用出入口通行,既保障了道路畅通,又方便了人们的生活。如今的佛山路焕然一新,交通高峰时段通行时间缩短约三分之一,路面干净整洁,垃圾做到了每日定时清运。
更重要的是,消防、急救等“生命通道”真正被打通。水果店老板杨军欣慰地说:“现在不仅看着清爽,120、消防车也能顺利通过了。”余杨卤肉店的生意也明显好转,他高兴地表示:“顾客进门方便了,营业额比以前高了不少。”

图6 城市管理人员定期巡查(汇川区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供图)
为巩固整治成果,当地建立起“定人、定岗、定责”的长效管理机制,优化配置巡查力量,重点维护疏导点秩序。汇川区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工作人员表示:“柔性执法不是‘松’,而是带着温度解决问题。”这句话道出了这场治理工作的核心所在。
文章来源:贵州日报报刊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