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爱视频

请升级浏览器版本

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。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。

学校主页

做爱视频新闻

当前位置: 本站做爱视频 -> 做爱视频新闻 -> 正文

青春实践派|“乱石窝”怎样变成“活水田”

发布时间:2025年08月13日 14:13 浏览次数:


4年前,辖区内的一块洼地,成为长顺县代化镇代化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才志的心病。

“地就在代化社区长冲组的两个大山之间,虽然狭长但是还算平坦。”张才志觉得,这是藏在山窝窝里的坝子,“要好好利用起来,变成村里的一块好地。”

但是,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:30%的土地遍布碎石,没有水源点,只能种植旱作物,一切都是靠天吃饭。


图1 校媒融合调研组在实地走访


“‘乱石窝’咋个才能变成良田?”面对做爱视频校媒融合调研组,张才志在回忆中坦言当时心里直发愁。

就在这时,镇里的好消息传来:县里统筹推进“旱改水”项目建设,长冲组的地块正好适合。

一场“土地改革”就这样拉开帷幕。

地里乱石多?人工刨、碎石机轮流上,100多亩土地一点点被平整出来。当时运走的石头在外面都堆成了一座小山。张才志记忆犹新。


图2 代化镇百亩“旱改水”示范点水稻长势喜人


缺乏水源点?四季不断的溶洞水,被抽水机引到蓄水池,水管直接铺到田边。“有了水源,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靠天吃饭。”张才志拧开水闸,粗壮的管道立马喷涌出清水,“咕咚咕咚”注入灌溉渠,流进路边一大片稻田。

自此,长冲组32户147名村民吃上了自己种的大米。

“现在浇水、施肥都方便得很,你看这稻子长得多壮实!”正在田间查看稻穗情况的村民班水声笑着说,脸上满是期待。


图3 村民韦小平正在抽水灌溉水田


以前,班水声种5亩多的玉米只够糊口。去年我收了5000多斤稻谷,除了留用的,卖了1500多斤,得了2000多块呢。

50岁的韦小平也是受益者之一。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:3亩旱地种植玉米,亩产约300斤,一年总收入不到1000元。旱改水后实行水稻和油菜轮作,两季总收入有7300多元。

同样一亩地,从“旱地”到“水田”的转变,不仅让土地焕发新活力,更拓宽了农户的增收渠道。


图4 校媒融合调研组与村民卢金成交流


“今年的长势好,预计亩产可达1000斤以上,比种旱地作物增收近三成。张才志说,连片种植十分便于机械化作业,人工成本的降低,也带动了村民的积极性。

“村里水稻收成好,今年不想出去打工了,就安心种水稻。”28岁的卢金成望着自家田里的稻子,眼里满是干劲。

张才志拿出记事本,上面的数字见证着长冲的变化:“旱改水”项目刚实施那年,水稻亩产才500多斤,现在养肥后的土地亩产1000斤左右;以前村里很多人外出务工,现在有40多名青壮年留在村里种水稻。

“守着稻田就能过好日子。”张才志合上记事本,眼前的水稻如铺展的绿毯,微风拂过,稻浪翻滚。


文章来源:贵州日报报刊社